2025全国采购商陕西果区渭南行
8月24—26日,2025全国采购商陕西果区渭南行活动走进我市临渭区、大荔县和白水县,进果园、进车间,深度探访果品产加销企业,深入了解水果新品种、新技术、分选贮藏设备和生产情况、供应能力等。通过产销对接会,全国各地采购商与我市果品供应企业面对面交流、一对一洽谈,加深了解,增进互信,为进一步产销合作奠定基础。
渭南果业基本情况
渭南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历来是西北最优越的农业生态区之一,是苹果、葡萄、冬枣、猕猴桃、柿子、梨、桃等多种果品的优生区。截至2024年底,全市水果总面积317.13万亩,总产量436.38万吨,水果总产占全省20%,是中国优质果品示范基地和全国果品品牌创建示范市。
目前,全市已形成“五区一带”产业发展布局,即以白水为核心的苹果产业优势区,以蒲城为核心的酥梨产业提升区,以大荔为核心的黄渭洛三河沿岸冬枣集中区,以临渭、合阳为核心的葡萄产业集聚区,以临渭、华州为核心的猕猴桃产业示范区,以及澄城樱桃、潼关软籽石榴、富平柿子等特色时令水果新生带,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富有特色的“一县一业”特色产业布局,每月都有新鲜水果成熟上市。
我市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合作共建白水苹果试验站、合阳葡萄试验站等国家级、省市县级试验站(工作站、所)11家,选育推广瑞阳、瑞雪、瑞香红等苹果新品种,示范推广玉露香梨、妮娜皇后葡萄、瑞玉猕猴桃、明5-5樱桃、岳渎红软籽石榴、苹果矮砧集约栽培技术、猕猴桃高架牵引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普及应用肥水一体化、智慧气象和农业遥感等技术,果业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日趋成熟。
全市已建成各类果品贮藏库603座,贮藏能力131万吨。现有4.0智能选果线27条,市级以上果业龙头企业112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60家,果品深加工企业20家,全产业链示范村镇12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4个,创建省级全产业链典型县4个。
在品牌带动战略引领下,我市已打造“白水苹果”“大荔冬枣”“蒲城酥梨”“临渭葡萄”“合阳红提葡萄”“澄城樱桃”“富平柿饼”等9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其中7个位列2025年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百强,总价值295.67亿元,较上年增加26.57亿元,增长9.87%。渭南果品远销美洲、中东、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苹果出口额占陕西苹果出口额的50%,领跑全省。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渭南市果业部门依托资源优势,加快现代果业强市建设,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全市果业全产业链产值450亿元,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超过6000元,以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最多、科技含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的农村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