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市场格局的嬗变:高品质进口水果逐步“国产化”
作者:新农财 iFresh亚果会全球资讯 时间:2023-01-30 23:13:08

  近几年,随着国内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实现了“国产化”。在中国各大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中,像阳光玫瑰青提、软籽石榴、秋月梨、野山柿等原本属于进口水果区的产品,如今也出现在了国产水果区。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600万家水果相关企业,伴随着消费升级,国产水果的生产和销售格局也在悄然改变。
  水果源头趋向国内
  回顾过去10年的水果市场,最开始人们对车厘子等高品质水果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而如今,在新疆等地,硕大的车厘子在5月就开始成熟,并且果肉饱满、核小、果汁酸甜适中。与进口车厘子相比,最重要的是更加新鲜了。
  智利车厘子、泰国榴莲、日本阳光玫瑰、澳洲杂柑......从应季的高品质水果到反季节水果,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涌入了中国市场,填补了中国水果市场高端产品的空白。进口水果在占据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悄然影响着中国水果行业。

  为保证水果的新鲜度,进口水果往往都是在不成熟的情况下被采摘,经过漫长的运输,口感和品质都大打折扣。如何克服这项短板?中国同行将水果原产地转向了国内。
  最直观的感受在近10年。比如以前是澳洲的柑橘占据高端市场,2010年之后,市场进货更多的是四川、云南、广西等地的柑橘,不仅味道好、价格还便宜。
  不仅是柑橘,火龙果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80%以上来自越南,在国内火龙果种植推广成功后,就替代了60%的越南进口量。现如今,火龙果不仅在中国南方扎根结果,还被成功引入了新疆,新疆人民也能吃上新鲜火龙果了。

  消费者依旧首选“进口”
  进口水果扎根国内给当地种植户带去了经济效益。然而,好景不长,传统“撮堆卖”的理念让农户仅注重产量,却忽略了质量。因此提起高品质水果,消费者依旧首选“进口”。

  在消费市场的感知上,国产十几元的樱桃和进口樱桃(也就是车厘子)不管是个头,还是颜色,一眼就能看出区别来,更别说味道了。
  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让不少国内种植者逐渐意识到需要重视起果品的供应链管理和分级定价。然而,转变种植理念、投入成本和技术磨合需要匠心坚持和时间沉淀,在这一波进口水果国产化浪潮中,谁能最终享受到市场的丰厚回报,也是一个市场淘汰的过程。
  在种植“进口水果”比较集中的陕西、福建、山东、云南等地,新农人的努力不仅表现在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果园管理方面,他们还像产品经理一样去考察市场、分析优势劣势、分析竞争对手,从而调整种植品种。如今,生鲜水果的产地供应链的专业化程度已经大大提高。随着冷链技术的成熟进步,让更多优质的水果实现南北穿梭。

  作为典型的“进口水果”,引自法国的西梅已经扎根中国西北。新疆伽师县种植西梅面积占全国40%,产量占全国的60%,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西梅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
  成熟的西梅不易保存,要从西南边陲的喀什流通到全国,必须借助先进的冷链保鲜技术。如今,西梅的运输是采用技术先进的铁路冷链物流车辆,箱体24小时不断电,运行全过程实行远程监测,每5分钟更新一次箱内数据指标,移动的智能化冷库可最大限度地保障西梅的鲜活度。满载西梅的列车从喀什站出发,3天抵达陕西渭城站,中转后销往全国各地。
  早在2020年,农业农村部就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补齐产地“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最大限度降低水果产后的损失。
  如今,国产的“进口水果”在走向人们餐桌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流通路径,颠覆了传统的水果产业。

  从源头、品控到冷链运输,质量合格的水果按照不同的档次进入零售渠道,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能够买到物美价廉的国产进口品种水果,还大大降低了买到“烂果”“劣质品”的概率,直观体验到国产水果品质的提高。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