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发布了《十年征程 品牌强果——全国果业品牌建设10周年经典案例汇编》,精选了全国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30个果品区域公用品牌案例与43个果品企业品牌案例,我市“大荔冬枣”“富平柿饼”“蒲城酥梨”和陕西富平大方天玺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天玺农业”四个品牌发展案例汇编在册。
为落实果品品牌提升战略,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渭南果业”公众号将陆续宣发这四个精选案例,今天推出第三期——《蒲城酥梨:年出口10万吨背后的“时间”密码》。
蒲城酥梨:年出口10万吨背后的“时间”密码
在渭北旱塬的辽阔土地上,有一座以“北京时间”丈量世界的城市——陕西蒲城。这里坐落着国家授时中心,每一秒的精准报时从这里发往神州大地。而在这片被时间淬炼的土壤中,另一种“自然时钟”也悄然孕育:蒲城酥梨。
作为这片土地的“骄傲”,蒲城酥梨以黄金甜度、清润多汁的品质,实现年出口量达10万吨,成为全球30余国消费者的味觉记忆,更是助推蒲城县成为“国家级出口酥梨安全示范区”。从枝头到全球,蒲城酥梨饱含黄土的深情,以自信的姿态,传递着中国果业的精彩故事。
图1:蒲城时间博物馆的日晷
一、发展历程与产业积淀
蒲城酥梨的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当地极具特色的果品。20世纪80年代,蒲城酥梨种植开始规模化发展。1995年,蒲城被命名为“中国酥梨之乡”。2012年,蒲城酥梨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14年,蒲城酥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品牌建设迈出关键一步。2015年,因酥梨产量达40万吨,蒲城被誉为“梨都”。
为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县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酥梨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蒲城酥梨公用品牌的意见》《酥梨提质增效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制定《蒲城酥梨公用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关于蒲城酥梨果品包装市场专项整顿的实施方案》,并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推进酥梨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蒲城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现代果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实施酥梨提质增效工程和品牌攻坚战略,提高酥梨品质,推动蒲城酥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蒲城县酥梨种植面积22.9万亩,产量41万吨,建成高标准出口基地15万亩,有机果品基地1000亩,绿色果品基地7.8万亩,高标准酥梨质量安全示范区20万亩。先后取得国家级出口酥梨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称号。
二、重点举措与发展成效
作为“国家报时城”,蒲城将“报时基因”注入酥梨产业发展,从自然时序、品控时效、市场时机、文化代际传承四方面入手,推动传统果业向高效化、精准化、品牌化发展,让“慢产业”跑出“快节奏”。
(一)尊重自然时序
尊重自然节律,把“农时”转化为可量化的品质标准。发布《关于禁止蒲城酥梨早采早购的公告》,保障酥梨质量安全和果品品质,切实维护“蒲城酥梨”区域公用品牌声誉,守护最佳风味成熟期,促进酥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采取“专家向导、行政推动、企业牵头、果农参与、技物配套”的办法建立优质苗木生产基地,按规定品种、质量和时间要求统一育苗、供苗。优化品种结构,将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调整为15:15:70,延长供应周期,破解鲜果周期律。
图2:饱满圆润的蒲城酥梨
(二)讲求品控时效
以科技创新重构农业生产链,全面提高蒲城酥梨产量和品质。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成了全国唯一的梨产业体系核心——蒲城酥梨试验示范站,为酥梨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成22个高标准示范园,全面推广“灯、板、带、芯、螨”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宽窄行栽植、高光效修剪等先进果园管理技术,积极发展生态果业、立体果业。建立现代果业培训基地,建立专家定点联系服务、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果业科技服务机制,针对酥梨生产各环节对果农进行分期分批培训,为果农答疑解惑,指导果业生产。
(三)抓准市场时机
响应国家“双循环”战略,打通市场供应链。国内市场实施“突出重点”,重点巩固大中城市,在南京、北京、上海、重庆、福州等12个酥梨主销城市召开专题推介会,设立蒲城酥梨直销窗口和形象店33个。通过推介活动,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模式,不断扩大蒲城果品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此外,每年组织召开“蒲城酥梨产销对接会”,通过分析国内外果品市场需求、采购商和供应商共同座谈交流、签约购销协议等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蒲城酥梨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国际端,稳步扩大东南亚市场,每年出口酥梨10万吨左右,并在泰国、越南等国设立直销窗口。为进一步使蒲城果品质量和生产标准与国际接轨,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建立酥梨出口基地,邀请专家召开出口水果政策宣讲会,让蒲城酥梨走得更远。
(四)文化代际传承
以品牌为抓手讲好酥梨故事。编制蒲城酥梨区域公用品牌顶层规划,确定品牌宣传语“蒲城酥梨、多汁多润”,创意设计品牌符号,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原则,完善区域公用品牌各项有关要求和标准,集中力量整合县内品牌,统一使用并强力推介蒲城酥梨品牌。
借助“杨虎城将军故里”“中国报时城”和“中国酥梨之乡”等名片,依托梨花旅游文化节、媒体采风、果区行等活动,开发了酥梨文化产业。将梨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休闲观光果园,推动蒲城酥梨种植与精深加工、文化旅游、休闲农业等协同融合。建成全省唯一的涵盖酥梨发展历程的酥梨博物馆,承载产业文化记忆。
图3:蒲城酥梨果园
三、品牌价值与品牌荣誉
2025年, “蒲城酥梨”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9.17亿元。2023年,蒲城酥梨入选国家梨产业十佳区域公用品牌典型案例。2019年,蒲城酥梨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4年,蒲城酥梨被评为陕西省著名商标。1997年,蒲城酥梨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检测批准使用国际通用的“绿色食品”标志。此外,蒲城酥梨还荣获“2022消费者喜爱果品品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
观察手札:
蒲城,这座报时城,赋予了酥梨独特的生长韵律。在这里,一颗酥梨的成长,不仅积累了清甜多汁的口感,更凝聚了中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对话的实践智慧。从象征地域风味的特产,到承载乡愁的文化标识,再到全球市场上代表中国果品品质的美味,蒲城酥梨的每一步跨越,都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升维。
升维之路中,时间,是蒲城酥梨隐秘的竞争力密码。遵循自然成熟的节奏,严格执行禁止早采早购的规定;精心优化品种结构,延长供应周期,让每一颗果实都能在最佳时刻绽放甜蜜;科技赋能,精准生产,提升产业链的高效运转;传承酥梨文化,用文化的深度共鸣撬动品牌溢价,沉淀品牌底蕴;打通国内外市场供应链,精准把握市场时机,实现全球化供应。这是一场与时间的默契共舞,蒲城以尊时律、讲时效、抓时机的智慧,用时间的雕琢锻造出酥梨的品质标杆,将品牌打磨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