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科学还田是发挥绿肥资源高效利用与价值转化的关键环节,科学规范的还田管理能够有效激活绿肥养分释放,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为进一步规范西安市果园绿肥还田工作,充分发挥绿肥在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效益,市农技中心制定《西安市果园绿肥还田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广大果农做好果园绿肥科学翻压还田工作。
一 绿肥还田 绿肥还田是指将绿肥作物在适宜时期翻压入土或覆盖于土壤表层,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有机肥料,从而增加土壤养分和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技术措施。
二 绿肥还田技术要点 (一)还田时期 绿肥还田的最佳时期是豆科盛花期至初荚期、非豆科生长旺盛期,此时绿肥作物生物量大,腐解速度快,养分含量高。适宜西安地区果园绿肥最佳翻压时期一般在4月~5月,具体时间需结合不同绿肥作物种类确定。 (二)还田方式 1.就地直接翻压:采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或翻转犁进行作业,翻压深度以10cm~25cm为宜,应将绿肥植株全部埋入土中,覆土严密,防止再生。有条件的果园可在旋耕前于生草区域均匀撒施腐熟菌剂(每吨鲜草添加200g~250g),加快养分释放。该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果园,快速还田,速效供肥。 2.覆盖还田:绿肥作物自然生长后,其茎叶自然枯萎后覆盖于地表,或在绿肥生长至一定高度后进行刈割并覆盖于果树树盘或行间。秋施基肥时,将腐解残体与其他肥料一同旋耕还田。该方式能够起到抑制杂草、保持水土、培肥土壤的作用。 3.刈割集中沟埋:对于生物量大的绿肥(鲜草量超过3000公斤/亩),可人工或机械刈割后集中埋入果树施肥沟中(沟深30cm~40cm),均匀撒施腐熟菌剂(每吨鲜草添加200g~250g),覆土填平。一般每年可刈割1次~2次,留茬高度15cm~25cm以利再生。该方式养分集中,强健根系,可实现长效改土。 4.冬绿肥覆盖免耕抑草:适用于鼠茅草等禾本科绿肥。秋季播种,夏季自然倒伏形成厚度20cm~30cm的覆盖层,无需刈割,一年播种多年利用。一般连续循环4~5年后,可进行一次翻耕,翻埋部分残体和土壤表层,然后根据需要重新播种或更换其他绿肥,以维持良好的覆盖效果和土壤肥力。该方式生态免耕,省工高效,适宜有灌溉条件的果园。 5.堆沤利用:将收割的绿肥鲜体或干茎叶作为原料,进行堆肥(好氧发酵,制成固体基肥)或沤肥(厌氧浸泡,制成液体水肥),待其充分腐熟后施用,堆肥多作基肥,沤肥多作追肥。该方法可实现养分的循环利用。 6.过腹还田:在绿肥(如箭筈豌豆、苜蓿、黑麦草)盛花期,刈割(留茬高度8cm~10cm)后晾晒至含水量30%~40%,或直接青贮(添加5%~10%的玉米粉,压实密封青贮30d~45d),将青贮或晒干的绿肥作为畜禽饲料,通过畜禽消化吸收后,将粪便经堆沤腐熟作为有机肥还田,实现“绿肥—畜禽—粪便—果园”循环利用。该方法适宜种养结合的生态果园。
三 绿肥还田方式选择 农户可根据果园土壤条件、果树品种、果园类型、气候特点、劳动力成本和生态目标等选择适宜的还田方式。 土壤条件:黏重土壤宜采用翻耕还田,增强土壤透气性;沙质土壤则适宜覆盖还田,提高保水保肥能力。 气候条件:多雨地区,推荐采用堆沤还田,避免绿肥直接还田导致烂根;干旱地区宜以覆盖还田为主,有效蓄水保墒。 果园类型:幼龄果园宜选择翻耕还田,促进果树根系生长和土壤熟化;成龄果园可覆盖还田,维持土壤健康微生态环境;病虫害高发果园建议采用堆沤还田,通过高温发酵杀灭病原菌,减轻病虫害基数。 快速供肥:首选就地直接翻压,适用于土壤瘠薄、急需提升肥力的果园。 长效改土:采用集中沟埋,适用于土层深厚、旨在长期改良土壤的果园。 省工高效:采用免耕抑草法,适用于劳动力紧张、有灌溉条件的果园。 保墒健根:采用覆盖还田,适用于干旱缺水、需改善微生态环境的果园。 优质肥源:采用堆沤利用,适用于配套设施齐全、追求高品质有机肥的果园。
四 注意事项 1.还田时间:绿肥还田最佳时期为盛花期至结荚初期,此时植株氮、磷、钾含量最高,腐解速度快,避免在绿肥老化后还田。 2.用量控制:每亩绿肥还田量(鲜重)以1500kg~2500kg为宜。量过大时,可深翻并搭配施用5kg/亩~10kg/亩尿素或2kg/亩~3kg/亩三元复合肥,调节碳氮比,加速腐解。 3.水分管理:翻压后若土壤干旱,应适量浇水,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绿肥腐解和养分释放。 4.病虫害防控:若绿肥发生病虫害(如蚜虫、白粉病),需先喷洒生物农药防治,再进行还田,避免病虫害传播;堆沤还田时需确保堆体温度达到55℃以上,持续7d~10d,杀灭病原菌和虫卵。
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