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腐烂病俗称烂皮病、臭皮病是苹果树重要的枝干病害危害后常会造成树体衰弱甚至枯死
危害症状
主要有溃疡型和枝枯型两种类型。溃疡型:多发生在主干、主枝及主干与主枝的夹角处,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水渍状,挤压可流出黄褐色汁液,有酒糟味。后期病皮失水干缩、下陷、呈暗褐色,当病斑扩展到绕枝干一周时,病部以上枝干枯死。枝枯型:多发生在衰弱树2~3年生的枝条上,树皮干裂,枝条失水干枯。
发病规律
病菌在被害枝干或剪下的病枝上越冬。春季降雨后,借风雨、昆虫、修剪工具等进行传播。该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能从各种伤口侵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点,果树健壮时侵入的病菌不能扩展,但当树势衰弱时,病菌则迅速扩展蔓延。凡是导致树势衰弱的因素都有利于腐烂病的发生。 苹果树腐烂病一年有两个发病高峰。7-9月为秋季发病高峰,发病量约占20%,3-4月为春季发病高峰,发病量约占80%。防治方法
苹果树腐烂病防治应贯彻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的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合理负载,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时浇水,促进树体健康生长。二是做好落叶后和萌芽前的清园工作。萌芽前全树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3%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杀灭越冬病菌,降低病菌基数。三是生长季涂干。7—9月新落皮层形成后刮除老翘皮,并涂抹药剂,可选用辛菌胺或果康宝。四是刮治病斑。针对树干上出现的褐色病斑采用“刮净病部+涂抹药剂+保护伤口”三步法,刮除的病斑应集中烧毁,防止病菌扩散。五是及时桥接、脚接。对病疤较大,短期难以愈合的主干、主枝的病斑,可进行桥接或脚接,保证输导组织畅通,促进树势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