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腐病是继溃疡病之后之后猕猴桃的第二大细菌性病害,今天和大家聊聊。
一、发病症状
猕猴桃花腐病的发病部位主要是花和幼果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现蕾至开花期。
发病症状表现为花蕾变褐萎缩,花瓣变褐腐烂,雄蕊变为黑褐色;在花萼上出现下凹斑块,花蕾膨大后花瓣呈橙黄色(多数品种花瓣在授粉前为白色),内部器官呈深褐色。
感染花腐病的花蕾,其花瓣不能开放,终至脱落。
二、发病规律
什么样的果园容易发生花腐病呢?
一般来说,溃疡病发生严重、花期湿度大的果园是最容易感染花腐病的。其实很多病害的发生都与果园的湿度关系很大,果园湿度越大,发病率越高。
至于导致花期湿度大的原因就很多了,春季降雨量偏多、持续阴湿天气直接加大果园湿度。
而地势低洼与抹芽、摘心、疏蕾等工作不到位可间接增加果园湿度。抹芽、摘心、疏蕾等工作不到位会使得果园通风透光性下降,营养生长过旺降低果园通风透光性,进而增加果园湿度,利于病原菌生长。
三、花腐病的影响
花腐病主要危害花蕾,花瓣多数无法展开,花蕾染病后多数发育不健全,授粉后无法正常受精,谢花后幼果因受精不良大量脱落。
四、预防建议
花腐病这块,建议大家一定要预防,一旦感病的话,治疗可能来不及了。在现蕾至开花的整个花蕾期要重点预防。
春季降雨量大的年份要重点预防,溃疡病发病严重的果园要重点预防,持续阴湿天气重点预防,营养生长旺盛不透气的果园重点预防。
最后的提醒
花腐病近年来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加上今年溃疡病发生较往些年份严重,大家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开花前的花蕾期一定要采取预防措施。花腐病一旦发生,将直接导致果园减产,毫无挽救的余地。